本市将增7家区级养老机构
七成以上床位接纳失能与半失能老人
本报讯(记者殷呈悦)“在养老体系中,公办养老机构起着托底保障的作用。”昨天,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公布了北京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最新进展——将有7个区各新增一家区级公办养老机构,这7个区分别是丰台、通州、延庆、房山、昌平、密云和平谷。在这些养老机构中,70%以上的床位将用于接纳失能、半失能老人。
其中,延庆、房山2个公办养老机构已基本建成,丰台、通州2个公办养老机构正抓紧建设,昌平、密云2个公办养老机构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,平谷区养老院选址已基本确定。
市发改委还透露了其中三家养老机构的具体信息:房山区社会福利中心总建筑面积40048平方米,设置养老床位700张,全部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护养服务;密云区社会福利中心总建筑面积10875平方米,设置养老床位455张,其中404张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护养服务;昌平区敬老院总建筑面积26897平方米,设置养老床位560张,其中464张为失能、半失能老人提供护养服务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底,北京全市户籍人口中有60岁以上老人近330万人,其中65岁及以上者近320万人。面对“人口老龄化”带来的挑战,市发改委从2013年起支持各区建设1所400张以上床位区级公办养老服务机构。对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,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按单床建设成本不高于20万元标准(不含土地费用),分区域差异化给予支持。如,对延庆、密云这样的生态涵养区支持力度达90%。截至目前,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已投入6.2亿元,16个区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。除了以上7个区的项目在加快推进以外,还有9个区的项目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。
近期,市发改委还配合市民政局研究制定了《北京市基层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资助工作实施办法》,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街乡等基层公办养老机构新建、改扩建项目,按比例给予差异化支持,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能力。